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

【在波蘭育兒日記】9-12個月大嫩嬰發展活動 - 我是怎麼安排平日活動的呢?

 

📖【育兒小筆記】Emily 9個月了!我研究了美國、芬蘭、波蘭的媽媽們怎麼陪玩寶寶 💕

最近 Emily 滿 9 個月啦~~🎉
每天都超級好奇,眼神靈敏、手也很會抓!
不誇張,她只要看到新東西,就會整個眼睛發亮,但當她覺得無聊……臉真的會立刻「臭」給你看😂

身為新手媽媽的我,當然一開始也會小焦慮:「我這樣陪玩夠嗎?」
後來我就開始偷研究各國媽媽都怎麼陪寶寶玩,結果發現超多靈感來源!
尤其是美國、芬蘭和波蘭,這三個國家的風格完全不一樣,但都很有參考價值~

這篇文章就是我整理的各國育兒方式小筆記,這些我都有去和實際的媽媽們確認喔,不是空想出來的!
每個育兒路線都可以很美,只要選擇適合自己跟寶寶的方式就好💕


美國媽媽:花樣百出的感官刺激 & 教具高手!

美國媽媽們真的超會做活動的!Pinterest、IG、YouTube 一大堆感官遊戲資源,有夠多~

他們最常做的活動有:

  • 🌈 食物感官遊戲:磨碎的 Cheerios 當沙、彩色冰塊畫畫、優格加食用色素變小水池

  • DIY 感官袋:裝水、亮片、小球,寶寶看得目不轉睛(記得封好防漏!)

  • 🧸 早教玩具大集合:音樂玩具、閃卡、互動圖卡、推拉玩具

  • 📚 語言刺激很重要:大聲唸故事、唱童謠、互動式對話從小開始!

總結: 非常重視感官發展和語言啟蒙,什麼都能變活動,超佩服!






芬蘭媽媽:安靜陪伴、自然探索派 🌲❄️

重視感官與實體接觸,但不強調「感官玩具」!

不像美國流行的「感官袋」、「食物感官沙」,芬蘭父母更傾向自然材質與真實物件。

芬蘭媽媽們的育兒風格跟我想像中好像仙女一樣,很「慢」、「靜」,但又很安心~


他們最重視的是:

  • 🍃 大自然是最好的遊戲場:下雪也照樣推嬰兒車散步,甚至讓寶寶戶外午睡!戶外接觸與真實世界(取代人工感官刺激)

  • 🧘‍♀️ 寶寶不需要一直被娛樂:安靜地陪在旁邊就好,信任孩子自己探索

  • 🪵 玩具就是生活用品:木頭玩具、布書、鍋鏟都可以變玩具

  • 📖 閱讀超重要:從出生就有政府送繪本,爸媽會用溫柔語調講故事給寶寶聽

  • 💁鼓勵自主

    ✅ 實際作法:

    • 給寶寶空間自己探索(不干涉也不過度陪玩)

    • 使用開放式玩具(木製積木、布娃娃)讓孩子自己創造玩法

    • 讓孩子自己嘗試吃飯、摸索東西(即使會弄亂)


總結: 不求多,求真。育兒是一種「一起生活」,不急著教,也不怕無聊。

在芬蘭,媽媽們超愛用身邊的實物來陪孩子玩。什麼公園裡撿到的臻果啊、一片漂亮的楓葉、幾朵真的小花,甚至是一支木頭湯匙,都能變成孩子的玩具。簡單又有趣~
而孩子在玩積木之類的玩具時,爸媽其實不太會去引導他們怎麼玩,完全是開放式探索。爸媽只在旁邊看著,確保安全,其他的就讓孩子自己自由發揮。這樣孩子反而更能培養出創造力和獨立性!



波蘭媽媽:溫柔而真實,家庭感超重 ❤️

波蘭媽媽的方式,有點介於美國和芬蘭中間,既重視親密互動,也很自然不造作~

他們會這樣做:

  • 🏠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室:讓寶寶摸摸毛巾、看鍋蓋、翻櫃子,全都行!

  • 👶 親密互動超多:會唱很多童謠(kołysanki)安撫寶寶、跟他對話聊天

  • 🧺 玩具不求高科技:大多是木頭、布料、手工製品,不太用聲光玩具。推崇 Montessori(蒙特梭利)與 Pikler(皮克勒)理念:自主探索、環境支持、慢節奏。很少見到像美國那種食物彩色感官遊戲(e.g. 食物染色),但會用 真食物與真環境探索

  • 🛏 跟祖父母一起育兒很常見:家庭角色濃厚,爸媽多陪在身邊帶孩子成長

  • 不像美國那樣強調早期刺激(early intervention)、也不像北歐那樣完全放手。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偶爾會用早教玩具,但不當核心

    • 喜歡有「開放式引導」的玩具(可以發展多種玩法)

    • 社交活動不多元,但會去公園或嬰兒活動課(有時由教會或社區中心辦)

    • 類似芬蘭爸媽,波蘭人也很常推嬰兒車散步(即使天冷)

總結: 溫柔、有耐心,透過生活一點一滴陪孩子成長。




💬 我的想法:參考世界,打造我們的節奏 🐢

看完這些,說真的我也不會照單全收啦哈哈~但我會挑自己和 Emaly 都喜歡的方式!

✔️ 有時我會準備一點簡單的感官活動(像水+湯匙+玩具杯杯)
✔️ 有時就是陪她看窗外小鳥,或放她自由爬行
✔️ 有時一起看書,有時什麼也不做,只是一起坐著✔️ 

我喜歡美國媽咪的一些刺激活動, 也推崇芬蘭媽咪的不引導教育, 所以我兩邊都會參考著做~現在, Emily在玩積木時, 我沒有特意引導他怎麼玩~Emily 會把2塊積木拿起來敲擊一段節奏~把它們當作節奏樂器 哈哈~另外, 他也會把積木一塊一塊丟向木琴~發出咚咚的聲音! 真的很有趣!!

最棒的是,這些方式都讓我感覺「我們正在一起成長」,不需要每分鐘都完美,只要有愛、有陪伴,就足夠了 💗





📌 結語:沒有對錯,只有適合!

不同國家的媽媽都在用她們的方式好好愛孩子,不用比較、不用焦慮~
我們新手媽媽的超能力,就是懂得學習、願意嘗試、最後再找出屬於我們家的節奏 🌷

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!
如果你有其他國家的育兒方式也覺得有趣,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喔~我超愛研究這些的🤣



#育兒分享 #新手媽媽日記 #9個月寶寶 #感官遊戲 #自然育兒 #各國育兒比較 #媽媽日常 #Emaly的日常 #寶寶好奇心 #慢育兒 #溫柔育兒 #媽媽成長中 #混血兒 #混血兒emily#9個月大 #10個月大 #芬蘭浴育兒

沒有留言: